输入搜索关键词并按下Enter键
家住建城营盘的齐先生向记者展现一套《中华新字典》,他指动手中的《中华新字典》对记者说:“我从邢台搬家到贵阳,这本字典就是父母亲给我的留念品”。齐先生告诉记者,他爷爷是清朝晚期一名秀才,初期正在县城里教书育人,其时《中国新字典》刚好出书刊行,因为爷爷是教员才有资历看《中华新字典》。新中国成立当前对文字进行了规范,《中华新字典》退出人们的视线,爷爷把《中华新字典》传给了他父亲。
1995年12月,齐先生来到贵州工做后,经常有珍藏快乐喜爱者到他的老家中出高价珍藏《中华新字典》,出价均8000元以上。
据齐先生引见,他的家人已经预备卖掉《中华新字典》,他得知这一环境后,从贵阳赶回老家,挽劝家人不要卖掉《中华新字典》,必然要保留祖上留下的遗物。正在齐先生的挽劝下,他家人才撤销了卖字典的设法。
词组约三千二百条,是继《康熙字典》之后,三年六月出书(十年三月增订),全书共有6册、六百九十八页,因为其时出书数量较少,《中华新字典》由吴兴、王文濡等人编纂,齐先生的《中华新字典》能无缺无损保留至今实属少有,
内容简明精辟,具有极高的珍藏价值,目前没有市场参考价。收字近八千五百个,每部订价大洋一元四角,初期出书的文字宝典!
2003年齐先生取贵州女青年成婚,他父母亲把这部逾越一个世纪的《中华新字典》当做成婚礼品赠给他。